媒體報道
服貿會舉辦期間,按照上級衛健委和首鋼集團的安排部署要求,北大首鋼醫院選派醫護骨干組成醫療服務保障團隊,高質量、零失誤、高效率地完成了醫療保障任務。
為做實做好服貿會期間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,北大首鋼醫院院長顧晉、黨委書記向平超高度重視、超前謀劃,牽頭組織成立了“服貿會防疫、醫療保障工作領導小組”,制定了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方案。該院副院長關振鵬擔任“醫療保障工作領導小組”副組長,對疫情防控、醫療服務項目、現場處置、急診救治、藥品保障等都進行了精心部署和準備。
北大首鋼醫院派出精兵強將,組成“服貿會首鋼園區醫療防疫工作站”。醫護團隊中的4人分別是醫療站負責人、副主任醫師張洪霞,主治醫師黃薇,主管護師魏青和姜雪峰;急救團隊的3人分別是院前120急救負責人、主治醫師崔艷,主管護師王瑋,以及120急救車司機劉建民。
醫療站負責人張洪霞帶領服務保障團隊,協助北大首鋼醫院醫務處,共同詳細制定了“服貿會醫療站接診、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、疫情應急處置、突發事件報告”等工作流程,開展了相關培訓。
北大首鋼醫院醫務處處長陳新、醫務處工作人員韓一多,多次勘察服貿會場館現場、詳細劃分醫療防疫站各個房間功能,確定臨時隔離點位置、救護車停靠位置,核實保障物資、設備、藥品明細等。
在北大首鋼醫院及該院醫務處的指導下,張洪霞帶領服務保障團隊一遍遍熟悉服貿會現場環境、掌握轉運路線、演練醫療站接診流程,分析可能出現的保障任務需求,提前做足藥品、防護物資、搶救設備和技術準備,目的是筑牢服貿會醫療保障安全防線,確保萬無一失。
服貿會期間,醫療站服務保障團隊堅守崗位、盡職盡責,每天工作超10小時,為就診患者提供快速、規范、妥善的診療服務。據了解,就診患者中外科輕傷偏多,如蜂蟄傷、小創傷、關節扭傷等。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情況,醫療站提前做好應對準備。該院醫務處根據以往首鋼園區大型會議、活動中接診的病種,梳理出多發傷病情況,提前發給醫療站的醫護人員,便于他們熟知、了解,為更好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服貿會開幕首日下午,醫療站接待了一位后背蜂蟄傷患者。其蟄傷部位紅腫范圍約有5厘米面積大小,疼痛發癢,患者情緒比較緊張。護士姜雪峰一邊安撫患者,一邊迅速處理傷口;敷藥以后,病人感覺癥狀好轉,緊張的心情也隨之放松下來。患者離開醫療站3小時后,姜雪峰還通過電話對其開展隨訪。患者告訴姜雪峰,自己的傷口紅腫已經明顯消退,疼痛也得到很大緩解,并激動地說:“首鋼醫務人員這么認真細致,太感謝你們了!”
服貿會舉辦第四天,就診患者較為集中,其中一位中年女性是某行業協會主席,因工作繁忙,這天上午出現頭暈、惡心的癥狀。醫療站負責人張洪霞接診后,詢問了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近期癥狀;魏青和姜雪峰兩位護士協助為患者測量血壓、血糖,做心電圖等檢查。經過細致的身體檢查,沒有發現明顯異常,張洪霞認為患者癥狀與近期勞累有關,于是請患者在醫療站診查床上休息觀察。一個小時后,患者身體和精神狀態明顯好轉。這位患者說:“來到首鋼園,讓人很安心!”
這天下午,主治醫師黃薇在為一位關節扭傷水腫患者提供診療的同時,還開展了健康宣教,并告知其今后需要進一步做哪些檢查,患者表示非常滿意。其后,又有一位手指被劃破的小朋友前來就診,傷口雖然不大,但六七歲的小朋友怕疼。護士魏青給予安慰、鼓勵,輕柔地為小朋友做消毒處理。孩子母親的心情由擔憂轉為輕松,拉著小朋友對魏青表示:“咱們一起謝謝這位細心和氣的護士阿姨!”
全心全意為服貿會保駕護航,讓感動延續。服貿會舉辦期間的一天下午,場館有一位心臟不適患者急需救治。張洪霞立即聯系120救護車,通知急救組崔艷、王瑋、劉建民迅速出車到現場。經過檢查,患者需要轉診,他們快速將病人轉運到北大首鋼醫院急診科,接受檢查和治療。這一幕場景,恰好被一位參觀服貿會的外院醫務工作者用手機拍下,他點贊說:“直擊急救現場,首鋼醫務同行為搶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。”
服務保障服貿會期間,北大首鋼醫院派駐首鋼園醫療防疫站共接診51人次、出診救護車5次、轉運到北大首鋼醫院3人。醫療保障團隊以飽滿的工作熱情、優良的工作作風、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認真負責的服務態度,贏得各方一致好評。
原文鏈接: